县区连线  湘潭县 | 湘乡市 | 韶山市 | 雨湖区 | 岳塘区 | 湘潭高新区 | 湘潭经开区 | 昭山示范区
当前位置:湘潭普法网>法治湘潭>湘潭经开区

防控野生毒蘑菇知识宣传

 文章来源:xtjkq.xiangtan.gov.cn 作者:  时间:2020-06-23 12:06:50

  1. 野生大型真菌的经济用途种类有哪些?

  答:大型真菌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食用菌、药用真菌、毒蘑菇、木腐菌和外生菌根菌等。中国已知的食用菌大约有900种,药用真菌大约有500种,毒蘑菇大约有500种(极毒致人死亡的种类约100种),木腐菌大约有500种,外生菌根菌大约有600种。

  2. 毒蘑菇与食用菌的关系?

  答:毒蘑菇与食用菌都属于大型真菌。但是,食用菌是野生大型真菌经人工筛选和驯化培养而成,如香菇、木耳、银耳、金针菇等;而毒蘑菇因其含有毒性物质而得名的野生大型真菌,误食后引起人体中毒反应的大型真菌,如鹅膏菌类大型真菌。

  3. 毒蘑菇的分布与种类如何?

  答:中国毒蘑菇种类多,约有500种,其中极毒致人死亡的种类约100种;分布广,尤其广大山区农村都会有毒蘑菇生长分布。常见的毒蘑菇有毒鹅膏菌、白毒鹅膏菌、鳞柄白毒、肉褐鳞小伞、毒丝膜菌、细鳞线膜菌、秋盔孢伞、条盖灰孢伞等。

  4. 如何辨别毒蘑菇?

  答:辨别毒蘑菇通常采用“三看一闻”。

  一看颜色: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,采摘后易变色。

  二看形状:有毒的蘑菇往往菌盖中央呈凸状,形状怪异,菌面厚实、板硬,菌柄上有菌轮、菌托,菌柄细长或粗长,易折断。

  三看分泌物: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,有毒的往往稠浓分泌物,呈赤褐色,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。

  四闻气味:无毒的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,有毒蘑菇常有怪异味。

  有些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,即使是真菌专家也难以仅靠其外形特征就能轻易分辨开来。鉴别是否毒蘑菇需要进行动物试验、化学分析、形态比较等多方面工作,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“民间偏方”去分辨毒蘑菇。因此,建议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菌食用。

  5. 毒蘑菇是如何引起中毒的?

  答:因为毒蘑菇含有毒性化学成分,毒性物质种类有多重,其中主要是毒伞肽和毒肽两大类毒性物质。

  6. 误食毒蘑菇后的中毒症状有哪些?

  答:误食毒蘑菇后的中毒的症状可分为胃肠炎型、神经精神型、溶血型、肝脏损害型、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主要类型。其中,胃肠炎型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,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~6小时发病,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水样腹泻、或伴有头昏、头痛、全身乏力。一般病程短、恢复较快,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、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、昏迷等,如中毒深,治疗不及时,会导致死亡。

  7. 误食毒蘑菇中毒后应如何进行急救措施?

  答:当误食了毒蘑菇后,应及早治疗,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。首先考虑排除体内毒物,防止毒素继续吸收而加重病情。中毒初期可使用物理催吐或药物催吐进行排毒。先让病人服用大量温盐水,可用4%温盐水200~300ml或1%硫酸镁200ml,5~10ml一次,然后可用筷子或指甲不长的手指(最好用布包着指头)(安全的物件)刺激咽部,促使呕吐;或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,用硫酸铜,吐根糖浆,注射盐酸阿朴吗啡等药用催吐。注意孕妇慎用催吐。

  将误食的毒蘑菇催吐后,及时送医院进行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正确救治。

  野生蘑菇风险高  切勿采食保安全

更多>>聚焦湘潭
更多>> 一把手讲法治
更多>> 通知公告
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使用帮助 | 网站申明 | 设为首页 | 网站纠错 | 加入收藏 | 网上投稿

主办单位:中共湘潭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

地址:湘潭市雨湖区车站路18号 邮编:411101 在线投稿:fzxtbgs@163.com

备案号:湘ICP备17024489号 最佳使用效果:1024*768分辨率/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.0或以上